close

 


防曬是皮膚美白的關鍵



不過已形成的斑點,人體無法有效的自行排除,這時就要借助美白產品,淡化惱人的斑點。

 

「斑」的形成是來自黑色素,陽光中的紫外線是大量黑色素製造的主要因素,皮膚受到紫外線入侵,黑色素細胞就會製造黑色素並大量的往皮膚表面輸送,以保護皮膚。

 

影響膚色的成份有哪些

黑色素、血紅素及胡蘿蔔素

黑色素是影響膚色最主要的因素,長期以來很多人都會認為皮膚黑的人一定是黑色素細胞比較多,膚色才會比較深,這是個天大的誤解。

事實上所有民族人種的黑色素細胞數量幾乎相同,關鍵是製造黑色素顆粒的能力及黑色素顆粒往表皮移動的數量。白種人的黑色素顆粒體是包圍在膜內而形成結塊狀的黑色素顆粒複合體;其它人種的黑色素顆粒體由於分佈較零散,因此看起來顏色較深。

 

當紫外線(A)照射入皮膚,皮膚內的黑色素製造工廠-黑色素細胞(B)將大量的製造黑色素,並快速地向皮膚表面輸送(C),來吸收紫外線,避免紫外線傷害皮膚,之後再慢慢地透過皮膚細胞的代謝過程將色素排出體外(D)。

 

衛生署核准的美白成份的作用通通集中在黑色素細胞,也就是中斷黑色素生成。

 

p33.jpg

 

美白成份新選擇

好的美白商品必須具備兩種能力

1. 預防黑色素生成

2. 代謝黑色素

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科學家找到了許多關於皮膚內黑色素的調控機制,開發出蛋白質活性物,這些蛋白質與人體自然合成的蛋白質結構幾乎一樣,理論上沒有抗藥性的問題。

這類的成份例如:

Oligopeptide-68Hexapeptide-2 Nonapeptide-1 等美白胜肽原料。

 

 

消除惱人斑點第一步

前面提到的美白成份只能預防黑色素的產生,解決已生成的斑點,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加強角質代謝

目前運用在美白產品中,可以促進角質代謝的成份有:

甘醇酸(Glycolic Acid)、水楊酸(Salicylic Acid)、乳酸(LacticAcid)、蘋果酸(Mal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苦杏仁酸(dl-Mandelic acid)、胜肽酸(Peptide-Acid complex)、維他命A酯(Vitamin A Palmitate)、維他命A 醇(Retinol)、木瓜酵素(Papayaenzyme)及鳳梨酵素(Bromelain)等。

 

以上成份能讓形成的斑點透過角質代謝排出體外,但過程中有些使用者因較敏感或其它原因,會感到明顯的癢、刺、痛,或者紅腫。

建議使用前諮詢專業人士,並仔細閱讀使用說明。

 

使用這類產品時,皮膚角質會被剝除,導致屏障低弱,應避免直曬陽光或處於高溫場所,免得更易受到刺激而發炎。從事長時間的戶外活動(登山、游泳)或戶外工作及參加宗教活動需要焚燒金紙時而接近高溫,這些狀況都會讓正在使用美白產品的人,皮膚紅腫發炎,嚴重者還會反黑,因此務必小心注意。

 

破除美白迷思必看

1. 曬後先別美白

皮膚內啟動黑色素製造的速度比你想的還快,儘可能的避光,降低日照時間,如果不慎曬傷,則不可使用美白產品,建議待皮膚復原後再使用。

2. 沒有一種商品或成份是用過之後,就永不復黑

只要你皮膚內有黑色素細胞,它就會一直不停的工作,製造黑色素,如果要美白皮膚,它就是一條不歸路,只能一直保持前進,不能停。

3. 殺死黑色素細胞是不可行的

因為人體內有很多地方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需要黑色素,而且黑色素是要用來保護人體免於受到陽光中的紫外線傷害。

4. 美白需要有耐心

號稱三天白、七天白的商品,它們多數是化學性侵蝕物質,會狠狠的把你的皮膚剝掉一層,或者是使用毒殺黑色素細胞的方法,這樣的副作用絕對會比美白

效果還多。

5. 市售的美白藥物作用都差不多

都是經衛生署公告的美白成份,所以不用換來換去每種都試。

6. 化學性去角質成份多少會有刺激感

果酸、複合式果酸、胜肽酸、酵素去角質等,使用時出現刺激現象(如刺、癢、紅等),是正常的現象,不用過度恐慌。

7.飲食對美白有幫助嗎?

喝醬油跟皮膚黑沒有關係,喝牛奶或豆漿也不會美白。聽大家說,不如聽醫師專家說。

8. 天生膚色是無法改變的

提高皮膚明亮度及淡化黑色素斑點是可預期的效果,天生的膚色則不可能改變。

 

 

(圖文來源:《你買的保養品是垃圾還是寶》/ 林志青)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美肌 保養 皮膚
    全站熱搜

    dada231102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