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好熱鬧!
牛郎織女七夕相會、床母、中元普渡、
盂蘭盆節、地藏王菩薩誕辰、鬼門關
都在這一篇~~
農曆七月七日 七夕
七夕小故事
七月七日(七夕)相傳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這天在銀河會搭起鵲橋,讓這對分隔兩地的情人相見。
關於七夕的由來,據說天帝有七位孫女,負責在天庭織布、縫衣的工作,稱為織女。有天因為貪玩下凡,在河邊洗澡,最小的仙女被牛郎偷了衣服;而牛郎是位務農的年輕人,每天牽著牛做農務,當日巧合經過河邊,聽見女人們悅耳的嬉笑聲,於是好奇一看,眼前竟是七位美麗的仙女,於是調皮地偷偷藏了一件衣服,卻因而擔誤了仙女回天庭的時辰。兩人因此相戀而結婚。婚後因為感情甜蜜,牛郎不再耕種、而織女也不再織布了,天帝得知後非常震怒,所以讓他們分隔在天河之南與天河之北,不准兩人再相見,但經織女苦苦哀求,在天帝憐憫下,同意他們得以一年一次,由喜鵲在七月七日這天搭起一座橋,讓他們在橋上相見。
農曆七月七日 七娘媽生
神明小故事
七娘媽神號「七星娘娘」,是兒童的保護神。特別是女孩子,傳統信仰中,一般16歲以下的小孩都會受到七娘媽的保佑,等到子女年滿16歲那年的七月七日,父母就會準備豬羊等供品來祭拜,或請人來演戲娛樂,來做為七娘媽保佑子女平安成長的答謝。
祭祀建議
祭祀通常在上午吉時開始,上完供品後,先點燈(蠟燭)、接著獻茶、獻酒、焚香(先向外拜天公),三頂禮後,再拜內神。香爐插三柱香。敬第1次酒時,請神降臨;當香燒到三分之一時,敬第2次酒(有所祈求即可稟告神明);等香燒完三分之二時,敬第3次酒,並擲筊請示神明用畢否?得一聖筊後,雙手捧著金紙向神明三頂禮供拜,接著按順序焚燒金紙。燒完金紙後,撤下供品,頂禮即可。
供品有哪些
七味飯(油飯、紅蛋、蓮子、花生、湯圓、米糕、雞酒)
水果
糕餅
麵1盤
菜碗6碗
長壽麵線(繫紅紙)
發粿
紅龜粿
清茶3杯
酒3杯
鮮花
胭脂
白粉
金紙拜哪些
大壽金
壽金
刈金
福衣
婆祖衣
農暦七月七日 拜床母
神明小故事
「床母」就是「床神」,是嬰兒小孩的守護神。傳說古時候有位郭姓書生要赴京趕考,在途中遇見一位賣扇子的姑娘,兩人一見鍾情,但不久後書生病死了,賣扇的姑娘怕人知道,就把書生的屍體埋在床下。後來發現自己懷孕,生了個兒子,為了告慰書生的靈魂,所以經常準備酒菜,放在床邊祭拜。人們問她為何要拜?她回答是要「拜床母」,因為床母是孩子的守護神,會保佑他們平安長大。於是乎,拜床母的習俗就這麼延續下來了,一般來說,會拜到小孩16歲為止。
祭祀建議
祭祀通常在下午6時過後開始,在小孩床邊準備一張矮桌,上完供品後,焚香(先向外拜天公),三頂禮後,再拜內神。香爐插三柱香。請神降臨;當香燒到三分之一時,有所祈求即可稟告神明;等香燒完三分之二時,可擲筊請示神明用畢否?得一聖筊後,雙手捧著金紙向神明三頂禮供拜,接著按順序焚燒金紙。燒完金紙後,撤下供品,頂禮即可。
供品有哪些
雞酒
油飯
雞腿
花生
水果
※ 拜床母時不能用魚肉祭拜
金紙拜哪些
刈金
床母衣
農曆七月十五日 道教中元普渡
佛教盂蘭盆會
神明小故事
道教
道教的農暦七月十五日,是三官大帝中的「中元地官大帝」生日,亦稱「中元節」。中元地官指的是「舜帝」。舜的生母過世,父親再娶,繼母又生了弟弟「象」。舜雖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但繼母和弟弟卻經常作弄,甚至加害他;繼母故意要他去深山荒地開墾,但那片土地本就相當貧瘠,根本難以耕種,但繼母卻說,如果未能有所耕收,他就不能回家。於是舜一人獨自在深山裡農作,他的孝心慈愛感動了天地,就連大象、小鳥、猴子等一堆動物,也全都來幫忙他,所以稻麥大豐收。後來,繼母又把舜趕到河邊做陶器,他所居住的地方,人民相繼來投靠,二年的時間河濱成了村落、三年就變成大都市。
20歲,舜以孝聞名天下;30歲,堯帝把二個女兒賜婚給他,並且禪讓帝位。因為舜事孝至親,所以中元節又叫「孝子節」,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殺雞宰豬、燒香祭祀祖先,同時各行各業的民眾,也會在廟前廣場祭祖謝天。也因為古代很多離鄉或戰亂的親人,死後了無音訊,眾人認為其魂魄會成為孤魂四處遊盪,所以也藉由這天來普渡無方遊魂,所以稱為「中元節」。
佛教
七月十五日在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又為吉祥月、也稱教孝月。傳說孝子目蓮的母親,為人鋪張浪費,喜歡吃肉,特別是母魚的魚卵。目蓮屢勸不聽,生性善良的他為了母親甚為擔憂。
目蓮出家後,一日禪定後進入了地獄,見到他母親的脖子纖細如枝,一直喊餓,於是就化食給母親,但她一開口,卻從口中噴出火焰,將食物馬上化為黑炭,無法進食,試了好幾次都是如此。目蓮很難過,並向地藏王菩薩請示要如何才能救他母親?地藏王菩薩告知,需49位德僧一起為他母親助念經文超渡,才能從地獄的「餓鬼道」離苦。於是目蓮在四月十五日,聚請了眾僧「結制」於廟中誦經唸咒,過了90天後,也就是七月十五日時「解制」,功德圓滿。
相傳,如在此日修供,可以增加百倍的福報,因此佛教民眾在這天做盂蘭盆會,用百味五果供養僧侶,所得的福報,能為這一世的父母植福,也能幫過去七世的父母超渡。而中元普渡則是用牲禮、酒食來普渡孤魂野鬼。不論是道教或佛教,都有弘揚孝道、慈悲救眾生的意義。
家中神明祭祀建議
祭祀通常在上午吉時開始,上完供品後,先點燈(蠟燭)、接著獻茶、獻酒、焚香(先向外拜天公),三頂禮後,再拜內神。香爐插三柱香。敬第1次酒時,請神降臨;當香燒到三分之一時,敬第2次酒(有所祈求即可稟告神明);等香燒完三分之二時,敬第3次酒,並擲筊請示神明用畢否。得一聖筊後,雙手捧金紙向神明三頂禮供拜,按順序焚燒金紙。燒完金紙撤下供品,頂禮即可。
供品有哪些
六齋(香菇、桂圓、木耳、金針、海帶、麵筋)
水果
鮮花
燈座1對
清茶3杯
酒3杯
金紙拜哪些
大壽金
壽金
刈金
福金
家中祖先祭祀建議
祭祀通常在上午11時開始,上完供品後,先點燈(蠟燭)、接著獻茶、獻酒、焚香,三頂禮。香爐插三柱香。敬第1次酒時,請祖先降臨;當香燒完三分之一時,敬第2次酒(有所祈求即可稟告祖先);等香燒化至三分之二時,敬第3次酒,並擲筊請示祖先用畢否。得一聖筊後,雙手捧金紙向祖先三頂禮供拜,按順序焚燒金紙。燒完金紙撤下供品,頂禮即可。
供品有哪些
三牲
飯菜(6~12碗)
米飯一鍋
水果
清茶3杯
酒3杯
金紙拜哪些
刈金
大銀
蓮花金
蓮花銀
好兄弟祭祀建議
祭祀時,須於家門口(屋外)準備桌椅擺放供品。
供桌前中間設置香爐(可用一般米杯或空罐放米),每人先點三炷香,說明姓名、地址,請土地公作主讓好兄弟前來享用。
當香燒至三分之一,點香數柱,分插所有供品上。當香燒至二分之一,重新點香分插。當香燒至三分之二,再重複一次。每一樣供品最好插3次香。
此時可擲爻請示用畢否,得一聖爻後,雙手捧金紙三頂禮供拜,按順序焚燒。燒完後可將所以香腳放入一起燒,再撤下供品,將桌上敬酒灑於紙灰上。
供品有哪些
飯菜(6~12碗)
米飯一鍋
水果
飲料
餅乾
米。
現代食品
另外需準備:臉盆(裝水八分滿)、毛巾、牙刷、牙膏、漱口杯給好兄弟清潔用。
金紙拜哪些
超渡蓮花
刈金
大銀
小銀
馬蹄銀
更衣
白錢
農曆七月三十日
地藏王菩薩佛辰 關鬼門
神明小故事
地藏王菩薩又稱「酆都大帝」,統理十殿閻王,專司人間善惡:善者,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惡者,使其墜落到地獄;橫死者,則超生之。
地藏王誕生於新羅國,名叫金喬覺,相貌端正、正氣澟然,入佛門後法號「地藏」。唐高宗時渡海進中國,遊歴多年,後來在江南池州府青陽縣九華山結廬修行,端坐在九子峰頭75年之久。大唐開元十六年七月三十日成道,同時也是地藏王菩薩的誕辰。民間以這天來祭祀祂的得道紀念。地藏王菩薩受釋迦牟尼佛囑咐,在五濁惡世裡(見濁、命濁、劫濁、煩惱濁、眾生濁),引領教化在地獄的餓鬼畜生修羅、以及人間天上的六道眾生。祂曾發下宏願說:「我自今日起,要盡我未來的時日,來經歴不可計算的劫數,為受苦的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的計策,讓眾生全部解脫罪惡,不再受種種的地獄之苦,我才成佛。」所以民間流傳一句話: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正是地藏王的寫照。而七月三十日也是關鬼門的日子,也叫「謝燈腳」,代表結束好兄弟在鬼月到陽間的一切活動,所以也是一種送別的祭祀。
祭祀建議
祭祀通常是吉時開始,上完供品後,先點蠟燭、接著獻茶、焚香,三頂禮,香爐插三柱香,請神降臨。當香燒至三分之一時,有所祈求者,即可稟告神明;等香燒完三分之二時,可擲筊請示神明用畢否?得一聖筊後,撤下供品,頂禮即可。
地藏王菩薩
供品有哪些
素菜(6~12碗)
水果
素餅
長壽麵線(繫紅紙)
壽桃
香花
鮮花
清茶3杯
佛教不燒化金紙
陰間好兄弟祭祀建議
祭祀時,須於家門口(屋外)準備桌椅擺放供品。
供桌前中間設置香爐(可用一般米杯或空罐放米),每人先點三炷香,說明姓名、地址,請土地公作主讓好兄弟前來享用。
當香燒至三分之一,點香數柱,分插所有供品上。當香燒至二分之一,重新點香分插。當香燒至三分之二,再重複一次。每一樣供品最好插3次香。
此時可擲爻請示用畢否,得一聖爻後,雙手捧金紙三頂禮供拜,按順序焚燒。燒完後可將所以香腳放入一起燒,再撤下供品,將桌上敬酒灑於紙灰上。
供品有哪些
飯菜(6~12碗)
米飯一鍋
水果
飲料
餅乾
米
現代食品
金紙拜哪些
超渡蓮花
刈金
大銀
往生錢
小銀
蓮花金
蓮花銀
(圖文來源:《有求必應的三大關鍵》/作者 廖美然)